河北文安县:采取“壮士断腕”措施实现废旧塑料清洗业转型升级

    一年前河北省文安县依法整治废旧塑料清洗业,全县废旧塑料清洗户一律断电停产,未经批准的废旧塑料运输车辆不得进入文安……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壮士断腕”、“环保风暴”,一年过去,效果如何?近日深入文安进行了调查。

    污染之痛 曾经每天有数千吨废旧塑料进入文安

    在文安县赵各庄镇会议室墙上,一块“河北省塑料之乡”的铜牌,记载着文安塑料清洗行业昔日的辉煌。镇党委书记张其珍说,一年前,每天有上百车数千吨废旧塑料从京津运入文安,全县塑料清洗户有3785家,上万人从废旧塑料清洗中“淘金”。

    经过30多年发展,文安塑料产业链条不断延展,运输、分拣、加工、销售,塑料清洗设备的制造、销售、维修……全县8个乡镇上百个村街从事塑料及相关行业,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

    但塑料清洗行业的发展,却对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清洗的废水乱排乱放,剩余的废旧垃圾随意焚烧,村里村外的坑塘全部变成了死水坑、臭水塘;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焚烧塑料的刺鼻气息,令人作呕,漂浮在空中的塑料沫粘到衣物上,一摸一手黑。

    “几乎每天都有群众到县环保局投诉举报,要求取缔塑料清洗。”同废旧塑料清洗污染打了十几年交道的文安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永安说,一些村街因塑料清洗污染造成的邻里纠纷不断,塑料清洗户和其他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

    很多富裕起来的家庭,搬离了原住村庄;走不了的,也尽量不再饮用自来水,桶装水在赵各庄镇成了畅销货……

    废旧塑料清洗行业的环境污染,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文安县各级干部心头。2000年之后,文安县曾下大力气整治,但终因阻力巨大,数次整治行动最终不了了之。

    “废旧塑料清洗整治牵涉面广,极其复杂。”文安县委书记李克良说,一小部分人违法违规致了富,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却被污染,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转型之痛 塑料清洗户抵触:不干这个干啥?

    文安塑料清洗行业何去何从?靠拼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换得发展空间的传统产业,该如何突出重围?

    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去年7月,一封《致全县清洗塑料经营户的公开信》,拉开了文安县废旧塑料清洗行业转型升级的帷幕。但这次会不会和以往一样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当时就连外界都认为,文安县抓塑料清洗规范整治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财政收入会受影响;塑料清洗户的钱袋子瘪了,维稳的压力增大;帮助塑料清洗户转型还要投入大笔资金……

    等待、观望、疑惑中,公安、交通、环保等六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昼夜清查违法废旧塑料运输车辆,从源头卡住污染源入境;各乡镇、村街党员干部带头拆池断电,数千台塑料清洗机被拆除……

    虽然大多数群众都拍手称赞县里的果断决策,但塑料清洗户们抵触情绪严重。赵各庄镇尹村党支部书记邓大栋清楚地记得,当他传达县里塑料清洗行业整治方案时,全村150多个塑料清洗户中只有一个党员表示支持,连他这个村党支部书记那时都想不通。

    李各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沈国岩,开座谈会时当场就和县领导争执起来:“干塑料清洗大家轻车熟路,不干这个干啥?”老沈的话,道出了众多塑料清洗户的困惑:放下“塑料碗”干别的,没门路、缺资金、少技术,乡亲们能干吗?

    一年过去,邓大栋、沈国岩和乡亲们都想通了。“文安是滞洪区,一旦发生分洪,坑塘河渠中污水就会倒灌机井,污染饮用水源。再不彻底根治废旧塑料清洗行业的污染,也许有一天全县人民连一口干净水都喝不上了。”沈国岩说,县领导和清洗户代表、村街干部座谈时的这番话,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从心里认可了整治行动的重要性。

    帮助每一个塑料清洗户找到致富新门路,成了文安各级各部门的共同任务。帮资金,他们为300多个塑料清洗户发放财政贴息贷款1600多万元,支持乡亲们自主创业;帮门路,有关部门编印3本《创业项目集锦》,筛选出300个适宜当地的致富项目;帮技术,县里先后举办了35期培训班,1800多人接受了免费技能培训……

    见到大留镇西店村的蔡卫东时,他和妻子刚刚从天津静海县拉回了一车铜料。去年拆掉塑料清洗设备后,几经琢磨、外出考察,老蔡最终干起了铜线拉丝。创业一年,老蔡没少摔跟头:从江苏高薪聘请了师傅,却找不到客户;买原料时被骗,拉出的铜丝成了废品……如今,老蔡的新企业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

    万事开头难。尽管困惑、迷惘,但越来越多的塑料清洗户像蔡卫东一样,重新寻找发家致富门路。

    新生之路 放下“塑料碗”,还能不能致富?

    李各庄村村南的一片空地上,几个大棚正在拼装钢架,沈国岩正和县农业局局长唐国生通电话:“嗯,就定了种猪苓了。”沈国岩告诉我们,为帮助想搞高效种植的塑料清洗户寻找项目,县农业局带着村街干部多次到山东、承德、保定等地考察。最终,李各庄村确定了种植中草药猪苓项目,决定闯出一条新的致富门路。

    董村管区南大有村村北,夏书槐正和妻子在大棚中忙着采摘平菇。在县里培训半个月后,老夏用5万元贴息贷款和借来的钱,在原来的清洗加工场地上建起了4个蘑菇种植大棚。

    “县里请农科院的专家教我们种蘑菇。我搞这几个大棚,管区的干部也没少费心。”转过头,夏书槐对董村管区副主任李鹤亮说,眼下的难题有两个:一是蘑菇种植户太少不成规模,没有菜贩到地头来收;二是贷款期只有3年,希望再长点。

    “为支持清洗户转型,县里对每个蔬菜大棚补助了1000元。管区还在这里规划了绿色蔬菜基地,很快也要启动了。”李鹤亮的话,让老夏两口子非常高兴。

    放下“塑料碗”,乡亲们开始努力寻找新的致富门路。还端着“塑料碗”的,也有了新变化。东都废旧塑料加工基地内,西牛村的王国禛找到了“新家”。他租下了一个600平方米的清洗加工单元,继续干着废旧塑料清洗加工行业。这里,清洗废旧塑料污水实现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为帮助塑料清洗户转型升级,文安县建设了废旧塑料加工基地。如今,基地一期65个单元已全部有了加工户。尹村的邓胜利干了30年废旧塑料清洗,在这里他和王国禛成了邻居。几个月下来,他算了一笔账,觉得还是在加工基地干更合算,“虽然成本比过去增加了一些,但生产稳定,没有了污染,收入有保障”。

    斩断污染 文安塑料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

    世纪盛华工贸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个个专用塑料阀门从机器中跳出来落进产品箱里。企业负责人于群虎说,总琢磨着废旧塑料清洗难以长久,他两年前主动放弃了塑料清洗,干起了深加工。如今,企业生产的各种规格塑料阀门已成为高端化工、水产养殖企业的抢手货。

    像于群虎一样,相当一部分实力较强的塑料清洗户,将转型的目光瞄准了塑料产品的精深加工。“当乡亲们的观念真正转变了,符合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时,塑料产业的转型升级才算成功吧。”面对提出废旧塑料清洗转型升级何时成功时,文安县县长王海这样回答。